2016年2月9号落地美国。这么快就已经1年了。
前两天去whole foods(主打有机,健康理念的高端连锁超市)看到门口的湿巾,想起我一年前初见它时的小震惊。
这东西放在超市门口,顾客取完购物车,可以用它来擦车把手
我当时除了习惯性闪念一下:这东西在中国超市门口会有什么下场。然后就开始感叹:美国人到底有多爱干净,多讲究。
怪不得有人说美国人需要N多个地球才能养活。
他们的厕所不光永远有大量手纸,大部分公共场所的卫生间还会有垫纸,擦手纸,烘干机,洗手液。没水的公园厕所还经常提供免洗消毒液。
我原来洗完手不喜欢用纸或烘干机,很享受水份被空气吸干或是把湿手蹭在牛仔裤上的感觉。但渐渐的,不经意之间我也开始抽纸擦手,一张不够就两张。厕纸的用量也趋向豪爽。有时候在卫生间听到其他人疯狂抽纸的声音,才反思到自己的变化。
这里超市的各种食品包装基本都是zip袋,方便你存储食物。每次用完袋子我都不舍得扔掉,攒了一堆,但其实也根本用不完,很多时候再装过一次,不好清洗的就直接扔掉了。
一些超市和图书馆的门口会有别人送来的自家不用的塑料袋,供大家随意取用。
我去过的美国家庭里,各种纸制品都在被大量的消耗。厨房清理的主力是厨房用纸而不是抹布,地面打扫则需要湿纸巾。
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国度,人们感觉不到什么叫匮乏,而人们的生活方式是不是也会变得没有节制?
在这里,平时与人打交道时,我最喜欢听到大家相互说:have a nice day。听得多了,也许你会觉得大部分人只是习惯性的礼貌一下。
但我还是喜欢。慢慢地也会主动的向对方说出这一句。
在某些方面,我喜欢他们这种直接的表达。
新年晚上,小侄女给我打电话,结束时喊了一句:love you。把我感动坏了。
我们都会爱很多人。家人,朋友。但可能从小我们都不会这样说出来。甚至感受到来自他们的爱,我们会克制地不表现出来自己的开心。现在大家会发朋友圈,也算是表达的一种,但也不如我们在感受到的那一刻直接告诉对方。
有一次给我妈打电话,她说:原来你们也老不在家,不觉得什么,现在却还挺想你们的。我马上说:我也想你们。
我很庆幸我在那一刻可以这么直接的说出来。我感受到爱,我希望我能即刻回报以爱。
前一段快过年了,会有朋友关心的:在哪里过年?
我俩并没有什么计划,一是一直四处跑,二是周围也没什么气氛。其实看着朋友圈里大家过节的各种吃喝,聚会,旅行,我也会觉得挺开心。
北京时间年三十那天,我们开了很久的车,要赶去一个国家公园。路上一直在听笨笨手机里的中文歌曲,我突然就觉得有些想家了,不是确切的想北京的哪里,或想吃什么。就只是想家了。
这是距离产生美吗?
后来几天看中美两地的人各自爱恨评价春晚,也觉得很有意思。
我估计我还是很难喜欢春晚,但我想我能理解在美华人为什么喜欢春晚,可能只是对家乡不再那么了解了,但还在想留住一些情绪来回味。
因为身边只有笨笨这么一个家人,我问他:
你想家吗?
这不就是家吗?
我是说我祖国?
这不就是祖国吗?
我是说生我养我的祖国
不想
看看,如果我选择了错误的话题与理工男聊天,下场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:心塞。
让笨笨给我做了一张地图,是这一年走过的轨迹,行程有3万多公里。(好心疼油钱。)
原来,日子就在这上面慢慢的划过去了。